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意识;二是推广高危筛查管理模式,鼓励患者门诊就诊时进行常规心血管病风险筛查,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心血管病风险,并提升大众对于管理风险的认知水平;三是在医生群体推广《中国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强化心血管疾病一级二级预防的临床指导和重视程度;四是不断加强医生和患者的教育工作。
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孙宁玲公布了心血管风险筛查项目进展。该项目于2015年5月开始,由国家卫计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导开展,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支持。截至2016年9月11日,已筛查了超过70万名患者,覆盖了542家医院,举办了400多场医生学习会。
孙宁玲指出,筛查结果再次印证了国人心血管病防控方面的问题,筛查针对既往无心脑血管疾病史的人群,发现年龄50岁以上“三高”发病率明显高于50岁以下人群。筛查针对5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是否合并其他5项危险因素(吸烟、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的统计结果显示,其中90%以上的患者至少合并一项危险因素。她认为,合并风险因素越多,对健康危害越大,高危人群是一级预防的核心人群,这些高危人群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完)